彩电选购的几个误区

作者:我就是个世界 发表于:2008-10-20
[color=#A0522D]彩电选购的几个误区 [/color]

[color=#C0C0C0]http://www.soulou.com 2005-5-31 来源:国美电器网 采编: [/color]

--------------------------------------------------------------------------------
    挑选彩电本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彩电本来就是供普通消费者使用的家用电器产品,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高科技仪器。选彩电和挑选其它商品并没有什么两样,只要抓住彩电是用来看和听的这个根本,在商场选购彩电的时候用眼睛看上去画质清晰、色彩纯正,用耳朵听听音质是否好听、耐听,就基本上可以买到一台像样的彩电。以前《家电大视野》杂志也登过如何挑选彩电的文章,对彩电的画质、音效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按照文章上介绍的科学方法,多花点儿时间在不同品牌、型号的机型之间多进行对比,留意一下它们的区别,一定能够挑选到自己满意的彩电。但是这两年随着彩电的各种概念的推出,各种附加功能越来越多,什么“100Hz电视”、“纯平电视”、“数码电视”、“逐行扫描电视”、“胶片彩电”、“联网电视”、“健康电视”、“N倍精显”……,使得彩电的概念越来越新奇、功能越来越复杂。概念大战搞得消费者眼花缭乱,在选购彩电时不知道如何取舍,挑选彩电也就成了一件颇为复杂的事情。因为把握不住根本,选购彩电时陷入误区而多花冤枉钱也就在所难免。



豆腐能吃出肉味吗? [separator]



前些年市场上曾经有过一种被称为“人造肉”的食品,其实就是用豆制品加工成的样子有点像肉的东西。吃起来口感有点像肉,但味道实在不敢恭维。现在这种食品在市场上已经基本消失,因为豆腐是不可能真正吃出肉味儿的!



说这个事儿是因为看到了有关逐行扫描电视机的宣传而想起的,君不见各种媒体在介绍逐行扫描电视机的优点时,经常见到的宣传语是所谓“革命性的清晰”、“高清晰度1250线”、“胶片般的画质”、“再现HDTV画质”、“4倍、6倍、8倍、12倍精密显像”等等不一而足,给人的印象是似乎买了逐行扫描电视机就可以立即圆您的高清晰度之梦!



笔者从事电视节目制作工作,经常与摄像机、监视器、图形工作站打交道,对画质的优劣判别能力还是有的。但反复观察这个逐行扫描电视机后,硬是瞧不出它对彩电画质的提高程度,相反到是看出来了许多劣化图像质量的毛病。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目前电视台播出的信号都是隔行扫描格式的,电视机接收到这个信号后无论做何种方式变换都不可能有大的改善,更不可能提升清晰度,除非电视台播出的信号也改成清晰度更高的逐行扫描格式的信号。就好比一盘豆腐,再高明的厨师也不可能做出肉味儿来!



单纯就扫描方式来讲,逐行扫描肯定优于隔行扫描,逐行扫描能够避免行间闪烁现象,增加图像稳定感。但是因为我们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当初制定电视扫描格式的时候,要考虑传输带宽。在相同的带宽下,采用隔行扫描方式要比逐行扫描方式更清晰,另外逐行扫描的系统造价也高,所以世界各国PAL、NTSC和SECAM三大制式在制定电视扫描格式时都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未来的高清晰度彩电也仍然保留隔行扫描方式。电脑的显示器因为增加带宽相对容易一些,代价也低,所以电脑显示器现在都采用逐行扫描方式。



电视机的清晰度是一个客观指标,因为人眼对垂直方向的清晰度不太敏感,所以电视机的清晰度一般指水平清晰度。清晰度的计算单位是"线",通俗点儿讲就是指电视机在水平方向能够分辨的黑白线条数。电视台播出的圆形测试图的中下部有一排从左到右越来越密的竖线条,如果最右边的竖线条能分辨清(无彩色干扰纹),说明能达到450线清晰度。电视机的清晰度主要受传输带宽的限制,与它的扫描方式没有直接关系。我国电视标准规定视频带宽为6MHz,通常计算我国PAL制图像清晰度时,每1MHz视频带宽可以产生大约80线水平清晰度,所以我国现行电视标准的极限水平清晰度为480线左右。要突破这个极限水平清晰度,只能靠增加视频带宽改变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格式来实现,在电视信号接收端无论变什么花样也难以突破。



总之,逐行不逐行跟是不是“高清晰度”是根本不沾边的,在不改变现有节目制式的情况下想要提高画质是基本没什么可能的。



不闪的才是健康的?



电视显示的画面是由一场接一场的图像组成的,人眼感觉电视图像闪烁的阀值是50Hz左右,低于50Hz就会明显感到图像闪烁而无法正常观看。理论上场频越高,图像越稳定。但是场频也要受传输带宽的限制,在带宽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场频就要降低清晰度。日、美等国采用的NTSC制式场频是60Hz,清晰度就低于PAL制式。由于传输带宽的限制,以及历史沿革,在对清晰度和画面闪烁以及彩色重现、向下兼容黑白电视等因素统筹考虑的前提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625行扫描线、50Hz场频的PAL制式电视节目格式。由于人眼感觉电视图像闪烁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有一部分人会察觉出电视图像的闪烁,因此很多电视机厂商推出了100Hz场频的电视机(也叫倍频电视)。目前电视台播出的信号都是50Hz的场频,100Hz场频电视机接收到这个信号后需要做各种方式来变换场频。根据变换场频的不同方式又分成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100Hz场频电视。不管电视机按何种方式来变换场频,由于受50Hz场频的PAL制式电视节目信号源的局限以及显像管余辉响应时间的影响,100Hz场频电视机虽然降低了频闪,但或多或少对图像质量有一定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移动画面迟滞、拖尾现象,假如你用100Hz场频电视收看足球比赛,运动的足球看上去就像一颗拖着尾巴的彗星。正因为100Hz场频电视机有缺陷,所以电视机厂商相继推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100Hz场频电视机来进行改善。问题是第一代100Hz场频电视机推出的时候,并没有人来说它的缺点;第二代100Hz场频电视机推出的时候,连厂家都在说第一代100Hz场频电视机的缺点以证明第二代多么好;现在第三代100Hz场频电视机出来了,第二代100Hz场频电视机也变得有了缺点,不象原来说的那么好了。为了满足倍频电视的需求,将来一定还会推出第四代、第五代、第N代100Hz场频电视机。为什么总是在新一代100Hz场频电视机制造出来后,才有人出来说前一代100Hz场频电视机的缺点,而不是提前给消费者提个醒,告诉大家100Hz场频电视机的缺陷?所以如果有人想买100Hz场频电视机,首先应权衡一下利弊,如果你觉得50Hz场频电视机画面闪烁厉害,那你就去买倍频电视,但你应该对100Hz场频电视机的缺点有所了解,如果你并没有觉得50Hz场频电视画面闪烁,何必又多花冤枉钱呢?



市场上还有一种叫做“变频”电视的机子,就是将50Hz场频改变成60Hz场频或72Hz场频。“变频”电视同样受50Hz场频的PAL制式电视节目信号源的局限,仍然有劣化图像质量的缺陷。"变频"电视的场频由于和50Hz场频不成倍数关系,还出现了图像跳动、有步进感的新缺陷。



有人在介绍“倍频/变频”电视的优点时喜欢用电脑显示器的场频范围做对比,这种比较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电脑显示器和电视机的显示内容不同。电脑显示器显示的主要是静止亮场画面,比如上网浏览的页面和文本文件,观看距离也近,闪烁感确实很强。因此电脑显示器的场频要75Hz以上才感觉不闪烁。而电视机显示的主要是动态暗场画面,观看距离也远,所以闪烁感不强。电视机50Hz场频大多数人应该可以接受,除非你刻意去注意闪烁。当然随着电视机屏幕的不断增大,有必要提高场频增加图像稳定感,个人认为72Hz最佳(有利于还原帧率为24帧的电影画面)。但提高场频应该从信号源开始,而不是所谓“倍频/变频”能够解决好的。希望有关部门在制定数字电视制式标准时能考虑这个因素。



有彩电厂家在宣传100Hz场频电视时说“不闪的才是健康的”,似乎闪烁的50Hz场频电视就是不健康的。宣传“不闪的才是健康的”彩电厂家自己也在生产闪烁的50Hz场频电视,不健康的电视你生产那么多干什么?不是存心害人么!



我在工作中经常在50厘米左右的距离观看一台20英寸的监视器(是50Hz场频的),而且经常在这么近的距离看一整天甚至通宵,但我的两只眼睛仍然一直保持着1.5的视力。关于50Hz场频电视的画面闪烁,至今也没有见到因为看50Hz场频电视而闪坏眼睛的正式报道,凭什么说“不闪的才是健康的”?在电视机发明以前就有近视眼,这又该赖谁呢?



数字技术好过模拟技术?



倍频/逐行电视机中都使用了数字技术,利用场(帧)存储技术对图像进行数字技术处理,所以也称为数字化彩电。现在用户接收到的电视信号都是模拟信号,数字化彩电比普通模拟电视机多了一个模拟->数字->模拟的信号转换过程, 清晰度有一定损失(实测平均值为15线左右)。比如相邻的两条灰度、颜色接近的线条,经过模拟->数字变换后,可能变成相同的灰度、颜色,结果两条线条变成了一条。模拟->数字处理的时候以CCIR(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601推荐的4:2:2标准取样最多可以保证对625/50的信号做到不损失,再高的取样频率也不可能提升清晰度。在模拟信号数字处理中, 如果处理不好(比如采样深度不够),将会出现层次变差的问题。比如常见的蓝天白云、水面以及人的肤色,在自然光线下明暗过渡均匀、层次变化很丰富。模拟->数字处理后,明暗过渡生硬、层次变化呆板,形成一圈一圈的台阶,极不耐看。



同时数字技术处理受50Hz隔行信号源的限制,不但不能提高画面质量,“倍频/变频”和“隔行扫描变换成逐行扫描”的处理方式不好的话,反而会出现斜线锯齿、拖尾、重影、移动画面迟滞等缺陷,劣化画面质量。



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孰优孰劣,是一个众说纷纭,争执不休的老话题。赞成数字技术与赞成模拟技术的各有其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原因在于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各有优缺点,关键是看如何应用。



就电视图像来说,从大自然的原始画面经过摄像机录制→编辑制作→播出发射→传输→接收→处理→显像,其两头肯定是模拟的,因为大自然的光信号是模拟的,普通显像管的驱动信号也是模拟的。中间的环节可以是数字的也可以是模拟的。在编辑制作→播出发射→传输→接收者几个环节上,数字技术占有优势(美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在试播过程中发现了新的传播缺陷,原因较复杂,这里暂不讨论)。以上环节采用数字技术可以避免图像质量下降,而且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经过解码转换后即可直接驱动显像,不需要现在的电视机里面那么多的画质恢复提高电路进行处理。所以未来的数字电视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个显示设备,绝对不会比现在市面上的"数字化电视"复杂(但精度会高得多)。但是目前的实际现状是:在最需要数字技术的编辑制作→播出发射→传输→接收环节基本上还是模拟技术为主,而在最后的处理→显像这个本不需太多数字处理的环节却采用了很多画蛇添足的数字处理技术如“倍频/变频”、“隔行扫描转换逐行扫描”,而这些技术最终会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而最终消失。



买数字化电视不会被淘汰?



什么是数字电视?数字电视(DTV)就是拍摄、编辑、制作、播出、传输、接收等电视信号播放和接收的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据了解,我国已经在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即将制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目前用于地面播放数字电视的几种方案正在进行实验室测试,今年内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将确定。数字电视按传输方式分为有线、地面、卫星三种,许多城市即将试播有线数字电视,2003年将实现地面数字电视试播,而卫星数字电视早已播出,中央电视台的几套节目和许多省市卫视节目都是数字传输的,只不过我们都通过当地有线台转接罢了。



数字电视机是未来家庭的数字多媒体处理和显示终端,与所谓“数字化彩电”有根本区别 。现在为了将来能够在数字电视普及后不淘汰而购买所谓"数字化彩电"的消费者最终会发现,所谓“数字化彩电”跟真正的数字电视根本不沾边,压根收看不成数字电视。而传统的模拟电视简单的增加一个数字电视接收机顶盒就可以立即收看数字电视。当然所谓“数字化彩电”增加一个数字电视接收机顶盒也可以收看数字电视,但是机内那么多数字处理电路就白费了!



所以在目前数字电视未开播的情况下,买一台质量好的模拟电视先看着,即使数字电视播出了,买一个接收机顶盒就可以收看到数字电视节目。而且模拟电视广播停止播出也还很远,估计最少得十几年,根本不用担心被淘汰。即使真的有一天淘汰了,也是和所谓“数字化彩电”一起被淘汰的。



纯平电视能消除画面失真吗?



纯平电视机的宣传之一就是能消除画面失真,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



纯平电视机虽然带来了一些优点,比如减少对环境光的反射,但同时受显像管原理限制也带来了两大顽疾:边角聚焦不良和几何失真。纯平显像管中,电子到达边角和屏幕中心的距离差增大导致电子束的轰击面发生了变化,这将导致边角聚焦性能变得稍差, 需要比以前类型的彩管做更多的校正。纯平管必须改进偏转线圈、透镜、电压等的设计和控制,否则明显的结果就是屏幕四角的聚焦比中心部位明显变差。虽然理论上讲纯平管可以消除由于屏幕弧度产生的视觉失真,但限于其内部工艺原理所产生的失真目前还是难以真正消除,甚至实际效果还不如超平管。总之,做好纯平管必须有多项技术做较大的改进,彩管不仅仅只是一个真空玻璃壳,如果没有相关技术的支持,仅能做出一个平面玻壳显然是不行的。但现在许多彩管厂直接用超平管的技术制造纯平管,这就导致多数纯平电视存在明显边角聚焦不良和几何失真的问题。有许多消费者买回纯平电视后发现问题,找厂商退换,结果挑来换去都一样。有的厂商还干脆直接告诉消费者:"纯平电视就是这样!"这都是来自消费者的真实反映,绝非杜撰。



由于几何失真和边角聚焦不良对收视效果有很大影响,相比纯平电视机的种种“优点”来说,实在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我一直不建议购买纯平电视机。



现在纯平电视机的宣传满天飞,不但强调外平、内平,荫罩还要平。纯平电视已经很快成了市场主流,搞的老百姓以为纯平电视机就一定好过超平。结果造成垃圾纯平电视机满天飞,优秀的超平彩电逐渐退出市场,真是可悲!



关于看电视的“最佳观看距离”



改革开放前,我看到的第一台电视机是邻居家的一台9英寸黑白电视。那时我还小,邻居家长告诫我们:看电视要坐到两、三米以外的床上,离电视太近了会伤眼睛!这是我听到的第一个关于看电视距离多少合适的观点。



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和科技发展进步,电视屏幕越造越大,12英寸、14英寸、18英寸、21、25、29、34、38……。关于看电视距离多少合适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电视屏幕对角线尺寸多少多少倍、电视屏幕高度多少多少倍等等,还好像总是有一。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请发表您的评论